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清丰县纸房乡梅庄马戏

发布时间:2011-6-23 10:13:00

   

   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濮阳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濮阳依傍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濮阳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这里有着非常灿烂的历史文化。
    一、梅庄马戏的历史起源
提起濮阳的文化,不得不说一下濮阳市清丰县纸坊乡梅庄村的马戏文化。居史料记载,梅庄始成于唐末宋初,因其村原住人口大都姓梅而得名。
    中国的马戏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马戏就盛行一时;到了盛唐和宋朝马戏达到一个鼎盛时期,那时马戏多做为宫廷表演供王公大臣欣赏,最著名的要数“象车”,演出时七头大象由七个紫衣力士驾驭着,它们会跪拜唱喏,每逢重大活动它才露面。有时骆驼、“猴戏”、“驯熊”、“驯鸟”也掺杂其中表演。尤其宋代都市经济的繁荣,出现了一些“瓦肆”(瓦子)、“勾栏”,对民间表演艺术的兴盛,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梅庄的马戏就起源于宋朝,濮阳距宋都汴梁(今开封市)仅100多公里,当时梅庄的驯兽技艺多源自宫廷马戏技师和瓦子艺人。而后随着北宋的没落,用于宫廷娱乐的马戏也趋于衰落,而梅庄作为宋朝宫廷马戏的分支在民间流传下来。
    清朝中期,康乾盛世国强民富,濮阳的马戏快速发展。当时梅庄的马戏和濮阳东北庄的杂技(东北庄杂技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濮阳的两绝,“观东北庄的杂技,看梅庄的马戏”这句中原地区妇孺皆知的话就由此流传。
    二、梅庄马戏的发展和现状
    近代梅庄马戏最有名的代表是民国时期的梅进宝,他自小跟随祖辈在北京耍猴为生,在京城他结识了各地马戏表演大师,融百家之长,渐渐形成一家,并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节目,像《羊蹬花瓶》、《老虎骑马》、《狗熊娶亲》等,这些节目广为流传,至今仍然好评不断。梅进宝的马戏表演不仅可以走街串巷为市民百姓添得茶余之乐,更可以入室上殿登得大雅之堂,袁世凯在看了梅进宝先生的表演后赞不绝口称道:其演绎之妙,令人匪夷所思。
    民国时期梅庄马戏早已驰誉大江南北、名享长城内外,对现代中国马戏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梅庄马戏再次快速发展,相继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马戏艺人,开创了马戏大篷的独特经营模式,常是哪里有物资交流大会哪里就有梅庄马戏大篷,行内人称之为“赶会”,梅庄马戏艺人带领的大大小小二十几个演出队伍活跃在马戏表演的第一线,足迹遍布祖国各地。1984年,梅庄马戏赴京津等地演出,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北京电视台和天津电视台都曾录像和报道,在当地引起轰动。1988年,河南省举办第一届艺术节,梅庄马戏受邀赴郑州演出。日本东京电视台派出以导演松原宽先生为首的摄制组,录下了所有演出节目,制成专题片在日本播放。2001年,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组,曾专程赴梅庄采访录像,对梅庄驯兽事业给以全景式报道。片中以一首诗赞誉道:“黄河故道驯兽村,梅庄声名天下闻,走出田园闯世界,今非昔比新农民。”
    梅庄马戏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著名马戏艺人梅进宝的儿子梅魁森、孙子梅留青和梅留刚,他们继承了祖辈精湛的驯兽技巧,并加以创新演绎出多种精彩马戏表演。梅留青于1980年创立“濮阳明星马戏团”。由于濮阳明星马戏团的节目精彩,走到哪里都广受好评,梅留青和梅留刚的名字很快就在业内蹿红。后来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在较短的时期,濮阳明星马戏团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了80多人,动物种类也由几只发展到了上百只,先后演出于广州飞龙世界、桂林熊虎山庄、济南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太原迎泽公园、长春动植物公园等各大城市游乐园和动物园。濮阳明星马戏团还先后应邀赴台湾、东南亚、加拿大进行演出,通过同国外一流马戏团的交流和学习,濮阳明星马戏团的节目更是丰富多样精彩纷呈,逐步成为国内马戏行业的旗帜性演出团体。
    濮阳明星马戏团还于1981年参加了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熊猫与小孩》,于2000年参加山东省电视台影视剧组中心拍摄的《情意英雄武二郎》。濮阳马戏团的节目更是屡屡在重大比赛上荣获大奖, 2003年第九届中国石家庄国际杂技艺术节《驯狮虎》获得金狮奖,2004年第六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驯熊》获得优秀奖,2005年山东济南动物运动会整体节目第一名,2006、2007连续两年在北京举行中国马戏大狂欢蝉联优秀表演奖等等,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和国内各大媒体对获奖节目进行了宣传报道。本年度濮阳马戏团还应中国杂技团邀请,将在北京国家体育馆参加为庆祝国庆60周年而举办的国庆马戏晚会,届时又会为梅庄马戏发展添上浓厚的一笔。
此外,清丰较著名的马戏艺人还有吴朝玺及史怀钦、史怀民兄弟和胡敬法等人,他们在广东湛江、湖北武汉、宜昌、重庆万州、山西太原、天津和河南濮阳等地都有自己的展览和表演场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
    三、梅庄马戏的表演特色
    梅庄马戏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马戏艺人,而这些艺人又发展了梅庄马戏。今天的梅庄马戏概括起来有六大特色:
    一、惊险刺激,险中求稳,展示了驯兽师冷静、巧妙而准确的驯兽功夫。如传统节目“老虎骑马”,要求驯兽师把握马走的稳,虎坐的端,让食肉的虎与食草马要互不干扰,这需要驯兽师高超的技艺以及与动物千百次刻苦训练相结合。
    二、幽默滑稽,通灵入化,猴子骑车,狗熊体育比赛,大量运用人类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使动物滑稽的模仿表演富于生活气息,充满人类智慧。
    三、古朴的工艺美术和形体技巧的结合,羊蹬花瓶,狮子踩绣球等给人以艺术美感。
    四、适应性强,表演形式、场所多样化。广场、剧场、街巷、公园,多至百人大荟萃,小至一人的现场即席献艺。正是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使其能千古犹存。
    五、节目内容灵活多样,互动性强,不但节目精彩还可以让观众参与到表演中去,如十几个人与大象拔河,大象为观众按摩,再如观众同狗熊一起跳绳等等。无不反映了马戏艺人的独具匠心。
    六、融合西方马戏文化,如表演风格多样,艺人着装美观,节目紧跟潮流。如2009年全国流行魔术,濮阳明星马戏团新推出的《美女变白虎》,这个节目融合的丰富的魔术元素,构思精巧,妙不可言,“下一秒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黄河素有“铁头铜尾豆腐腰”之称,濮阳地处黄河中部的豆腐腰上,历史上十年九灾,濮阳马戏之初是黄泛区谋生的手段,现在已经结束了“跑马卖闲”的历史,把马戏凝炼成传统文化、升华为民间艺术,是所有濮阳马戏艺人共同的心愿。濮阳马戏艺人的足迹已遍布全国,华东、华北、西北、两广、东北、这些都有濮阳马戏艺人的身影,很多马戏艺人已经扎根于全国各地,这正映照了很多濮阳人都津津乐道的一句话“哪里有马戏,哪里便有濮阳人”。
    随着更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濮阳市政府也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梅庄马戏,从而促进了梅庄马戏的大发展,现如今梅庄马戏已经驶上了快车道,不仅为带动了濮阳经济的发展还丰富了濮阳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更重要的是梅庄马戏已经使濮阳的名字响彻华夏,让世人知道濮阳历史悠久,文化浓厚,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传承“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发扬马戏艺术文化,梅庄马戏的明天会更好。